退火炉退火处理的几种方式分析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2019年3月11日 分类:行业新闻 访问统计:3664
1、退火温度
在很多应用退火处理中,我们只注名所需之退火温度,然后让其在炉中冷却即可。在进行退火处理时,Z容易造成退火炉失败的原因是未能维持炉中温度之均匀性。越大之炉子越有此种问题。
2、制程退火
由于材料经过箱式炉相等程度冷加工后,会有加工硬化的现象,以至无法做进一步的加工。因此我们必须于制程中加入一退火步骤来消除此种不利的加工硬化现象。此类退火处理统称为制程退火。由于我们仅是想恢复材料之柔软性,不在乎材料之显微及结构内容,故为降低加工程本,一般多采用前面所提过的次临界退火。冷加工后,会有加工硬化的现象,以至无法做进一步的加工。因此我们必须于制程中加入一退火步骤来消除此种不利的加工硬化现象。此类退火处理统称为制程退火。由于我们仅是想恢复材料之柔软性,不在乎材料之显微及结构内容,故为降低加工程本,一般多采用前面所提过的次临界退火。Z常见退火温度在约低于Ae 11至22℃之间。至于温度的控制只要能保持在不超过Ae 之范围即可。
3、锻件退火处理
由于锻件经常接有冷成型或车型等加工步骤,退火处理一不可避免之热处理过程。所需之退火过程必须取决于锻件之材料及后接之制程。切削用之锻件退火处理──若锻件材料须有球化组织以便随后之切削成型,我们可采用热锻温度于奥斯田化温度之上,然后在锻后直接真空炉将锻件出送到一具有球化处理温度之炉内进行球化处理。此法可节省制作之时间与成本。冷成型用之锻件退火处理──为方便随后之冷成型加工,我们当然希望锻件越短越好。故球化处理是Z好之处理。在形状及材料条件允许下,退火炉前述之步骤为Z可取之处理。在冷成型后,由于冷加工,烧结炉成品之残余应力应被注意到。我们应采取以前所讨论过的退火炉应力退火处理来消除此种情况。
